![](/ad/ad11.jpg?20170717)
2024《中国杰出女企业家》-沈贝嘉
弘扬汉语魅力 传承中华文化
——记小小汉语创始人 沈贝嘉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教育的多元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沟通交流的桥梁,语言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个背景下,香港小小汉语创始人沈贝嘉,以她的执着和努力,为香港的下一代搭建起了一座通往汉语世界的桥梁。她的教育理念和公益事业为普及普通话带来了积极影响,让中华文化得以传承并弘扬。
践行初心,实现梦想
沈贝嘉从小在澳大利亚长大,接受的是外国教育。她发现,由于文化的差异,很多外籍孩子对汉语学习存在误解,认为难度较高,学习方法也较为枯燥乏味。这个发现让沈贝嘉埋下了一颗汉语教育梦的种子。她想改变外国人对于汉语学习的误解,让汉语学习也能进入外籍孩子的课堂,让他们感受汉语学习的乐趣和中国文字的奥妙。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她进入了悉尼大学的国际教育系攻读硕士学位。学成归来后,沈贝嘉在 2004 年创办了“小小汉语”。她的目标非常明确:研究一套融合中西文化的普通话教学法,帮助非汉语为母语的下一代建立正面而优良的普通话语言能力及文化知识。
为了推广汉语教学,沈贝嘉一直致力于寻求更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她带领小小汉语不断发展前进,使对外汉语幼儿教育能在国际领域占据更重要的地位。除了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她还乐于分享自己的经验。作为香港《南华早报》的专栏作家,她时常会分享她对语言学习的看法、心得等。
由于沈贝嘉的努力和成绩,她被誉为“香港杰出商界女领袖”,并获得了 “中国新时代百杰女性创业人物”奖项。她的故事也被网站 Hong Kong Living 誉为“香港五十个具备影响的人”。这些荣誉是对她多年来的努力和付出的肯定,也是对她教育理念的认可。
在经营小小汉语之余,沈贝嘉也积极寻求与其他教育机构的合作。2022 年,她正式与周大福教育集团旗下的 Arch Education 成为合作伙伴,将她的独创课程应用于实践并将教学理念传承下去。这次合作是沈贝嘉教育理念的一次升华,也是她对汉语教育事业的一份承诺。
如今,小小汉语已经成为了香港一家知名的汉语教育机构,而沈贝嘉的梦想仍在继续。她希望能够通过她的努力,让更多的孩子了解和接触汉语,感受到汉语学习的乐趣和魅力。在未来,她将继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为汉语教学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情境教育,化繁为简
在这个信息化、多元化的时代,教育方式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变革。中国汉字作为世界上最难学习的文字之一,其复杂性给外国学习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化繁为简,寓教于乐,吸引孩子坚持学习,成为了许多教育机构需要突破的一大难题。而小小汉语,就是这样一家致力于创新教学模式,为外国学习者提供优质汉语教育服务的机构。
小小汉语深知,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 因此,他们提出了“情境教育”的理念,将复杂、繁琐的汉字学习融入到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汉语知识。
情境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将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场景相结合,通过模拟 真实情境,让学生们身临其境地感受汉语的魅力。在小小汉语的课堂上,学生 们将通过角色扮演、生活场景模拟等方式,深入了解汉语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 惯,从而更好地掌握汉语知识。不仅如此,小小汉语还注重课堂互动和交流, 通过设计各种互动游戏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 和团队协作精神。这种交互式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 他们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
此外,小小汉语还注重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将汉字的学习与文化、历史、艺术等多元领域相结合,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 体手段,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更好地掌握汉字的音、形、义。
在教学方法上,小小汉语还引入了个性化的教学理念。老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和语言基础,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方案,使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他们还注重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小小汉语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还得到了许多教育专家的认可和赞扬。他们认为,小小汉语的情境教育模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还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不仅适用于外国学习者,也适用于国内学生,是一种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小小汉语的情境教育模式是一种创新性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通过将复杂、繁琐的汉字学习融入到生动、有趣的情境中,教师为学生们创造了一个轻松愉 快的学习环境。同时,他们注重课堂互动和交流,注重个性化教学和因材施教。这些特点使得小小汉语的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能够更好 地满足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
公益教育,文化融合
沈贝嘉热心投入公益教学,她坚信“生命影响生命”。2022 年与香港小姐获得者、香港杰出青年刘倩婷女士一起创办“小小汉语普及爱教育基金”,旨在推动国际文化融合,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以慈善公益活动为基层幼儿和学生提供学习普通话的机会。教育基金的使命包括让国际融和,通过普通话打开不同国家的语言隔膜,促进普通话成为世界主流语言之一。
香港有个别学校一周只有一堂 25 分钟的国语课,有的小朋友在上小学时很吃力。鉴此,普及爱教育基金与多个教学团体合作,包括香港保良局、东华 三院、元朗三育幼儿园等,为需要更多教学资源的学生多加一天的普通话课, 用有趣的教学方式提高他们对国语的学习兴趣,至今已有数千名学生受益。同 时还与岭南大学开展小区教育计划,安排大学生们为小区里面的南亚籍的学生 补习普通话,以此加深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兴趣。
2024 年 3 月,小小汉语普及爱教育基金在“普及汉文化,童心创未来”小区推行计划中主办儿童普通话课程,有 8 对年龄在 4—6 岁(K2—K3 学生) 的尼泊尔、巴基斯坦及印度尼西亚族裔儿童及其家长免费参加,课程导师由岭 南大学的内地学生担任,通过与小朋友轻松互动,将学习普通话融入日常对话和游戏中。课程是香港特区区议会提倡的小区共融项目之一,“普及汉文化,童心创未来”小区推行计划一部分,希望他们在幼儿阶段奠定普通话语文能力的基础,增加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
沈贝嘉的公益教学不仅传播了中华传统文化,还帮助这些孩子融入环境, 实现汉语教育的意义。她的使命和愿景将继续影响更多的学生和教育工作者, 促进语言文化的交流与传承。她的努力和奉献,不仅为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也为世界各地的儿童、青少年带来了希望和机会。
沈贝嘉,一个热心公益教学的教育者,她对汉语教育的热爱和执着令人敬佩。她以小小汉语和公益基金为平台,为普及和推广普通话操作及使用尽心尽力,为世界各地的儿童、青少年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她的使命和愿景将继续影响更多的学生和教育工作者,促进语言文化的交流与传承,沈贝嘉的公益教学不仅是一项个人事业,更是她对国家和社会的家国情怀。
沈贝嘉的故事是一个关于梦想、坚持和奉献的故事。她的教育理念和公益 事业为普及普通话带来了积极影响。她的故事也提醒我们,教育是传承文化、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珍视并支持这样的教育工作者。她的付出 和努力,让人们看到了教育的力量和重要性,她的精神和行动,值得我们每一 个人学习和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