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中国杰出女企业家》-史燕来
守望幸福 快乐成长
——记启今集团创始人 史燕来
她是填补中国早期教育实践空白、首创亲幼互动发展模式的创业者,更是坚守长期价值、守望幸福童年的教育者。她相信,教育的本质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孩子们的健康人格和价值观。
史燕来,启今集团创始人、总裁,民进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丰台区第八届、第九届及第十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妇女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常务理事、特许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婴幼儿照护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亚洲幼教年会(APEAC)主席,北京市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北京市连锁经营协会副会长。
心之所向 春暖花开
1998 年,史燕来创造性地提出“亲子园”这一概念,开启了儿童教育创业之路。26 年来,她带领团队深耕 0—6 岁用户群体,以儿童成长和教育创新为核心,以面向未来的智慧教育服务平台为载体,综合布局亲子早教、托育服 务、幼儿园运营管理服务、素质教育(艺术美育、婴幼儿体智能、营地研学、阅读素养、幼儿编程等)、师资培训、课程研发、儿童成长研究等领域,构筑集团化、一站式、多品牌互动滋养的学前教育一体化生态链,为各类教育机构 提供学前教育一体化解决方案。
史燕来始终坚守着教育的初心。她深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也深知自己的责任。她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种子,需要阳光、雨露和土壤才能茁壮成长。她愿意用自己的力量,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充满爱和关怀的环境,让他们在这里茁壮成长,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有梦想的人。
在教育的道路上,史燕来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她从未放弃过,她相信只有坚持下去,才能收获孩子们的成长和进步。她一直致力于提高自己和团队的专业素养,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和理念,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在史燕来及团队的辛勤耕耘下,集团目前在全国 300 多个城市及部分海外地区运营和服务 400 余家高品质幼儿园、托育园和近 1000 家成长中心、托育中心、素质教育中心,体系内教职员工 30000 余人,累计为数百万家庭提供了早期教育指导与服务,平均每周服务 30 万名孩子及家长。
史燕来和她带领的企业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曾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市三八红旗手”“民办幼儿园卓越领军人物”“CCFA 中国连锁年度人物”“奥运巾帼奉献奖”等荣誉称号。
专注儿童成长:构建 0—6 岁学前教育新生态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学前教育关系着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关系着亿万家庭的幸福成长。1998 年下半年,刚刚成为妈妈的史燕来,带领团队在中国科技馆成立“亲子园”,开启早期教育实践。她说,自己是怀着一颗“妈妈心”,想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并惠及更多的孩子。
2001 年, 在亲子园的探索中, 史燕来发现, 亲子园的孩子 3 岁以后面临着上幼儿园的问题,家长希望孩子能够继续在一致性的教育环境中成长。
2003 年,北京右安门红黄蓝幼儿园成立,实现突破性探索。幼儿园体系逐步发展壮大并延伸至全国各地,几十家园所被评为“省级示范幼儿园”或“一级一类幼儿园”。在史燕来的正确决策和大胆创新下,面向 0—6 岁亲子家庭的亲子园和专注 3—6 岁全日制教育的幼儿园相互补益、深度融合,首次开创了亲幼互动发展模式。
随着园所教育的成功实践,史燕来敏锐捕捉到家庭教育的市场需求。
2011 年,历时三年的研发和沉淀,推出了家庭教育品牌——竹兜育儿;2019 年推出线上家庭教育 App 艾洛成长,完成线上线下互动发展的家庭教育布局;
2020 年,随着国家托育政策的落地实施,史燕来又带领团队推出经过国内外专家团队历时三年深度打造的托育品牌——稚梦婴幼学苑。
随着“互联网 +”的蓬勃发展,史燕来在线下传统教育的业务布局上,逐步开启线上教育服务和产品的研发。启今集团陆续推出青田优品、竹兜优选、LECICI 爱彼格林艺术教育、暖芽研学、卡乐咪体能运动馆、呦呦咿呀读书等具有互联网基因的教育品牌,形成多品类、广覆盖的素质教育板块。
从园所教育到家庭教育,再到具有互联网基因的创新业务,每一步都是行 业内的突破与业态重组。在史燕来看来,无论是家园社协同育人,还是线上线 下业务布局,都是围绕 0—6 岁儿童家庭的价值需求所展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在她的带领下,启今在 0—6 岁学前教育领域的探索,正在打开学前教育行业的新局面。
加快转型升级:推动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
史燕来坚持贯彻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扎实推进普惠学前教育政策落地实施。在新的历史时期,为更好符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学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稿)》等政策法规的规定,顺应国家教育改革和监管趋势的要求,集团于 2022 年 3 月从上市公司剥离幼儿园业务,全面转型升级为儿童教育生态平台,旗下幼儿园由原举办者北京红黄蓝儿童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独立优质运营。集团凭借长期积累的经验和洞察力以及在课程开发、师资培训和管理流程方面的优势,为全国园所提供跨品牌、内容、系统、培训等的端到端服务。
在此过程中,集团持续夯实标准化、信息化、专业化建设,依托总部这一“中央大脑”不断研发升级,同时用标准化管理配以科学、规范、成熟的服务体系,形成树标准、建体系、全培训、强督导、重考核的一体化建设, 充分保证优质的教育研究成果、课程研发水平和规范化的运营管理落实到园所。
史燕来认为,办园品质不仅体现在扎实的课程建设和管理体系建设,文化的力量才是真正强化品牌内涵发展的原动力。集团的家人文化、诚信文化、创新文化、感恩文化,把人的发展、园所的发展,融入到品牌长远发展中。史燕来希望在启今的平台上,无论是孩子、家长,还是员工、合作伙伴,大家彼此之间信任、尊重、相互滋养, 为了共同的梦想而拼搏, 实现共同的发展。
加强师资建设:夯实教育高质量发展根基
为了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史燕来带领团队把教师队伍建 设放在重要战略位置,健全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搭建专业化发展平台。集团设有教育研究院、幼儿园培训学院、亲子园培训学院,以及在北京、广州、厦门、海南的四大培训基地及线上的齐麟学院。在校企合作方面,集团先 后与国内多所学前教育专业院校开展深度校企合作,支持学前教育领域的政策 与实践研究、产学研合作、课题培训等。
集团积极引入和融合国际优质的教育资源,先后分别与美国学乐集团(Scholastic Inc.)、美国埃里克森儿童发展研究院(Erikson Institute)、美国TMC 亲子音乐启蒙(The Music Class)等多家全球幼教行业知名机构实现中国区战略合作,将国内外优秀的学前教育理念与实践相融合,提升中国学前教育走出去的能力,推动行业的规范、优质发展。
在她的带领下,学校的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也在稳步提升。越来越多的孩子和家长开始关注集团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成果。她不仅在校园内受到了孩子们的尊敬和喜爱,也成为了社会上的知名人士和极具影响力的人物。
牢记使命责任:以党建促发展 与公益同行
史燕来高度重视集团非公组织党建工作,坚持党在非公组织的引领作用,自2003 年起集团就成立了党支部,2010 年成立党总支,2021 年正式成立基层党委。在管理中,她坚决贯彻“党建引领、多方联动、融合共治”的理念, 把党建工作扎扎实实地融入到公司和全国园所工作的各个领域和全过程中,把 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 满意的教育更深刻地融入到企业的发展进程中,融入每一名党员和每一名教职 员工的思想中。
史燕来和启今集团长期关注社会公益事业,尽力回馈社会。在她的带领下,启今集团多次为地震灾区同胞捐款,还为国家级贫困县捐建两所小学。集团为甘肃贫困地区 16 所幼儿园建立红黄蓝爱心图书室,捐助图书 23000 多本;参加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我要上学”大型公益活动,精准资助贫困地区留守儿童;2019 年与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联合发起“为爱发声”公益行动,累计捐款 150 多万元;连续多年开展“百名教师帮扶计划”,为幼教资源匮乏的地区提供“授之以渔”的幼儿教师专业培训;参加国务院扶贫办组织的四川省凉山州村级幼教点辅导员公益培训;2020 年为湖北地区捐款 100 万元,捐助价值 200 万元的救护设备,并为全国幼儿免费开放价值上千万元的线上教育服务。
同时,史燕来非常重视少年儿童的爱国主义教育,在庆祝新中国成立 70周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等重大时间节点,在全国园所开展“百城千园万家同唱一首歌”红色主题公益活动,全网传播均超百万量级。
集团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型公益性活动,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 2017 年开始,组织开展“世界那么大 中国是我家”中国儿童画公益巡展,已经连续举办了八届,园所小朋友的画作已经在中国、美国、俄罗斯、意大利、荷兰等世界各地巡回展览。将画展与非遗、环保公益相结合,引 领更多的孩子参与到保护地球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践行低碳环保生活方式 的行动中来,一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景。
启今集团的发展之路,是改革开放大潮学前教育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史燕来表示:我们扎扎实实地做教育,真真切切地爱孩子,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学前教育事业上,给予家长和孩子最长期的价值,这是我们的初心,也是我们的责任。在新的历史时期,集团将立足学前教育行业长远规范和健康可持续发展,以孩子们的安全与快乐成长为价值指引,推动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陪伴中国孩子及家庭幸福成长。
史燕来讲道:“一个人的成功是成功,一群人的成功是幸福。”在她的眼里,孩子们的成功不仅仅意味着他们在学业上的优异表现,更意味着他们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身心健康成长和发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自信、坚强、勇敢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