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制造向“新”而行 彰显高质量发展坚实底气

中国制造向“新”而行 彰显高质量发展坚实底气

2024年10月21日 03:33         [关闭窗口]   [打印本稿]

2024年10月20日09:33 | 来源:人民网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也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道路上加速前行,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0%;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1%,比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高3.3个百分点。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8%,比8月上升0.7个百分点,经济景气水平总体有所回升。

今年以来,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动能强劲。从C919国产大飞机加快商用、全球单体容量最大的漂浮式风电平台“明阳天成号”扬帆起航,到重型燃气轮机、汽车智能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相继突破,再到造船业新接订单量全球占比超七成、家电出口连续17个月同比正增长……

近日,相关部门介绍“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记者了解到,今年1—8月,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超1.8万亿元。

制造业不断向“新”而行、向“上”攀升。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专家文韬分析指出,“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扩需求政策效果持续显现,制造业市场需求整体趋稳运行。

船舶行业作为大规模设备更新的重点领域,智能技术的应用对于提升产业能力和推动航运业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目前,我国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规模已居世界首位,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在内河航道运行监测、梯级船闸联合调度等方面不断加快,首艘自主航行集装箱船“智飞”号已正式交付运营,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航运发展应用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均稳步增长,三大指标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55.1%、74.7%和61.4%。在全球18种主要船型中,中国有14种船型的新接订单量位居全球首位,充分展示了我国船舶制造业的强大实力。

“智造”不仅推动了船舶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引领着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在安徽合肥,一家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区的自动化生产线高效运转,从收到订单到整车下线仅需14天,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在江苏无锡,一家洗衣机工厂则通过工业互联网制造执行系统,自动完成不同型号产品的排产和组装,实现了生产流程的智能化管理。

随着中国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加速推进,中国企业在全球“灯塔工厂”中的占比再创新高。据了解,自2018年首次评选至今,全球“灯塔工厂”已累计达到172座,位于中国的工厂数量达到74家,占比43%,位居全球第一。

业内专家表示,众多企业在工业数字化、生产智能化、管理智慧化等方面不断探索新模式,车间的“智能变革”不断加速。企业应继续探索创新,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让智能制造迸发的“硬核”实力成为助力经济发展的澎湃动能。

从中国“制造”到“智造”,离不开创新技术的突破。在我国,某钢铁公司在全球首次实现了1250毫米宽幅0.1毫米超薄无取向电工钢的全流程生产,这种“手撕钢”广泛应用于高效电机、高端无人机、新能源汽车等高技术产品领域,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的研发制造水平已达到世界领先;国内首台自主可控F级重型燃机(G50)项目的成功实施,实现了2000小时满负荷商业运行,并顺利通过产品鉴定,填补了我国自主燃气轮机产业的空白。

中国制造正加速迈向“智造”新高度,为高质量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面对未来,我国制造业将继续在智能化转型的道路上加速前行。”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梳理“卡脖子”短板,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持续推进“强链”“补链”。

“同时,要做好产业链供应链战略设计,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围绕增强资源技术保障、畅通循环等方面,增强供应链的稳定性与竞争力。引导企业攻关核心技术,加快工程化产业化进程,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上述负责人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