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华尔街“第一夫人”希伯特
华尔街“第一夫人”希伯特
8月24日,“华尔街第一夫人”缪里尔·希伯特因癌症病发逝世,享年80岁。作为第一个打破华尔街男性垄断的成功女性,从23岁只身携带500美元闯荡华尔街到其创办的希伯特公司年收入超过2500万美元,成为全美最成功的证券经纪行之一。她的传奇一生不仅激励着女性勇往直前,更激励着男性追寻心中梦想。她的生活因斗争而丰富,因担负社会责任而精彩。
若是说起华尔街与女性的渊源,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被誉为“华尔街第一夫人”的缪里尔·希伯特。希伯特终身未婚,与一只名为“母夜叉”的吉娃娃为伴,爱飙车,爱喝烈性伏特加,性格坚韧又极富幽默智慧。这个女人的一生从“被逼”打破金融界性别藩篱到旗帜鲜明地为女性发展鼓与呼,无不展示着她“开拓者”的先锋特性。那么,这样的开拓者是如何炼成的,又具备哪些品格呢?让我们从她的经历中探知一二。
不为规则所限的开拓者
我们常常看到鼓舞人心的故事是这样开始的:小女孩从小被祖母鼓励,要勇于尝试任何事情,于是小女孩儿养成了勇敢、坚毅的性格。然而,希伯特的故事有些不同。伯特出生于美国克利夫兰市的一个犹太家庭,她的母亲时时打压她的勇敢,“漂亮的犹太女孩是不上台面的。”希伯特的母亲拥有天籁般的嗓音,但家族却禁止其表演,让这样的才华没有施展的舞台,希伯特惋惜母亲的遭遇,于是她从小暗下决心,要做任何她想做的事情,不要留下遗憾。也正是从小自己养成的勇士观念,让她日后在华尔街成功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与华尔街的缘分始于幼时的一次旅行,父亲带着小希伯特参观纽约证券交易所,她一眼被这个繁忙的地点吸引住了,心里埋下了一个关于华尔街的梦。23岁,雄心勃勃的希伯特带着500美元和立足华尔街的梦想、开着自己那破旧的斯蒂旁克车离开了家乡。第一份工作,是通过撒谎得来的。虽然希伯特的学习成绩不错,却因父亲的去世辍学回家帮忙而未获得毕业证书,对于这件事,她从未后悔,只是在找工作时不得已要谎称自己有毕业证书才换来实习的机会。虽然通过撒谎得到机会,但她的能力一直证明着她不比谁差。很快,她准确预见到航空股的潜力,大胆介入,为公司赚了大钱。
1967年,是希伯特改变华尔街的重要时间点,从此,男性垄断的纽约证券交易所里一个交易席位长期为女人所有。说起这个改变,其实当初只是“被逼”的。彼时希伯特对自己工资只有男性同事的50%~60%所不满,她问自己的朋友、投行界有名的华裔蔡志勇,哪家公司可以给自己提供公平的薪金?蔡志勇说,别开玩笑了,除非你给自己买一个席位,否则绝无可能。这一番话点醒了希伯特,在研读相关法律条文后,希伯特开始到处奔波,坎坷地筹集贷款为自己买下了一个交易席位。在自传《改变规则:华尔街的冒险》一书中,希伯特坦言,自己此举的初衷只是要拿个平等的工资而已。
斗士能力与精神
希伯特的能力是无可置疑的:1977年,正值美国银行业倒闭频发,金融动荡,她获任纽约州银行监察官后,坚持迫使银行合并,并说服强大的机构来帮助弱小的机构,其中,她甚至迫使一个银行行长将自己的薪水减半以惩罚他所作出的严重错误投资后果。在她的努力下,纽约州没有一家银行倒闭。希伯特的斗争精神更是有目共睹的。从在纽交所买到席位到一步步瓦解华尔街的性别藩篱,让女性能享有一样的权利;希伯特用女性特有的耐心与智慧扫除障碍。当时,女性无法进入午宴俱乐部。所以,即便她所经手的公司中午举行招待午宴,希伯特也不能进去。她明白这些事情不是针对她个人,而是针对妇女整个群体的。于是她游说人们去改变。在交易所里,她学会了男人使用的语言(粗话)、在没有女厕所时使用便携式厕所等等。这些困难压根吓不退希伯特。回想起1967年购买纽交所席位时的种种不公,希伯特笑着说,“你不可能一下子打破175年的传统,还想让每个人都喜欢你。”希伯特不认为作为一名女性有什么天生的劣势。她认为某些情况对一位女性来说可能是一些障碍,但却鞭策她更加努力工作。
关于希伯特的斗士精神,有一个故事可以佐证。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简·梅肯曾分享过这样一件事,某日她在与希伯特准备烹调一顿美味龙虾大餐时,这些龙虾在拼命挣扎,身负斗士精神并尊重这种精神的希伯特最后放走了这些龙虾。“因为她的一生都在战斗,也从来不会认输,只不过最后败给了癌症。”简·梅肯惋惜道。
倡导者的责任感
在华尔街立稳脚跟后,希伯特做起了鼓励女性进入金融领域的倡导者。在她看来,美国妇女学历高、能力强,只要企业充分调动妇女的积极性,就能在竞争中轻松领先。她曾这样说道,“美国的企业将发现,女高管可以作为一个强有力的武器,来对抗日本、德国以及其他还在限制占国家人力资源一半的女性资源进入高管的其他国家。”她还分析道,在商业及政府高层的男性们应该更愿意承担与女性及少数群体分享领导层的风险。毕竟,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需要不同的观点及经验,需要扩大人才库,这个时代真正的风险是一成不变的做事。
对于培育妇女进行金融扫盲,希伯特做了大量工作。在接受《商业周刊》采访时,她说,让孩子置身于一个金融的现实环境中,有助于他们日后了解金融,年轻女孩儿在金融事务上更具有野心。她们不再对钱一窍不通。很多年纪大的女性自然还是感觉无法理解金融,这很难改变了,因为她们害怕改变。当她们了解她们需要理财时,她们就会更多地自觉地了解金融了。截至她去世前,她一直支持女性公益事业。比如为纽约开公司的少数女性企业主提供企业咨询,担任妇女论坛总裁等等。她对妇女的鼓励,一直被认可。从每年金融妇女协会的“年度女性奖”到国际妇女论坛名人堂,她的大名总是榜上有名。
不仅做女性倡导者,希伯特还鼓励个体投资人,认为迫切需要更大的透明度,给投资者正确的工具与知识,以帮助他们作出正确的投资。1990年,她创建了希伯特企业家的慈善计划,拿出公司新股发行利润的一半捐赠给慈善机构。该计划为新入行的证券买家提供了一个帮助他们社区、回馈社区的机会。(中国妇女报记者 刘霞)
若是说起华尔街与女性的渊源,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被誉为“华尔街第一夫人”的缪里尔·希伯特。希伯特终身未婚,与一只名为“母夜叉”的吉娃娃为伴,爱飙车,爱喝烈性伏特加,性格坚韧又极富幽默智慧。这个女人的一生从“被逼”打破金融界性别藩篱到旗帜鲜明地为女性发展鼓与呼,无不展示着她“开拓者”的先锋特性。那么,这样的开拓者是如何炼成的,又具备哪些品格呢?让我们从她的经历中探知一二。
不为规则所限的开拓者
我们常常看到鼓舞人心的故事是这样开始的:小女孩从小被祖母鼓励,要勇于尝试任何事情,于是小女孩儿养成了勇敢、坚毅的性格。然而,希伯特的故事有些不同。伯特出生于美国克利夫兰市的一个犹太家庭,她的母亲时时打压她的勇敢,“漂亮的犹太女孩是不上台面的。”希伯特的母亲拥有天籁般的嗓音,但家族却禁止其表演,让这样的才华没有施展的舞台,希伯特惋惜母亲的遭遇,于是她从小暗下决心,要做任何她想做的事情,不要留下遗憾。也正是从小自己养成的勇士观念,让她日后在华尔街成功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与华尔街的缘分始于幼时的一次旅行,父亲带着小希伯特参观纽约证券交易所,她一眼被这个繁忙的地点吸引住了,心里埋下了一个关于华尔街的梦。23岁,雄心勃勃的希伯特带着500美元和立足华尔街的梦想、开着自己那破旧的斯蒂旁克车离开了家乡。第一份工作,是通过撒谎得来的。虽然希伯特的学习成绩不错,却因父亲的去世辍学回家帮忙而未获得毕业证书,对于这件事,她从未后悔,只是在找工作时不得已要谎称自己有毕业证书才换来实习的机会。虽然通过撒谎得到机会,但她的能力一直证明着她不比谁差。很快,她准确预见到航空股的潜力,大胆介入,为公司赚了大钱。
1967年,是希伯特改变华尔街的重要时间点,从此,男性垄断的纽约证券交易所里一个交易席位长期为女人所有。说起这个改变,其实当初只是“被逼”的。彼时希伯特对自己工资只有男性同事的50%~60%所不满,她问自己的朋友、投行界有名的华裔蔡志勇,哪家公司可以给自己提供公平的薪金?蔡志勇说,别开玩笑了,除非你给自己买一个席位,否则绝无可能。这一番话点醒了希伯特,在研读相关法律条文后,希伯特开始到处奔波,坎坷地筹集贷款为自己买下了一个交易席位。在自传《改变规则:华尔街的冒险》一书中,希伯特坦言,自己此举的初衷只是要拿个平等的工资而已。
斗士能力与精神
希伯特的能力是无可置疑的:1977年,正值美国银行业倒闭频发,金融动荡,她获任纽约州银行监察官后,坚持迫使银行合并,并说服强大的机构来帮助弱小的机构,其中,她甚至迫使一个银行行长将自己的薪水减半以惩罚他所作出的严重错误投资后果。在她的努力下,纽约州没有一家银行倒闭。希伯特的斗争精神更是有目共睹的。从在纽交所买到席位到一步步瓦解华尔街的性别藩篱,让女性能享有一样的权利;希伯特用女性特有的耐心与智慧扫除障碍。当时,女性无法进入午宴俱乐部。所以,即便她所经手的公司中午举行招待午宴,希伯特也不能进去。她明白这些事情不是针对她个人,而是针对妇女整个群体的。于是她游说人们去改变。在交易所里,她学会了男人使用的语言(粗话)、在没有女厕所时使用便携式厕所等等。这些困难压根吓不退希伯特。回想起1967年购买纽交所席位时的种种不公,希伯特笑着说,“你不可能一下子打破175年的传统,还想让每个人都喜欢你。”希伯特不认为作为一名女性有什么天生的劣势。她认为某些情况对一位女性来说可能是一些障碍,但却鞭策她更加努力工作。
关于希伯特的斗士精神,有一个故事可以佐证。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简·梅肯曾分享过这样一件事,某日她在与希伯特准备烹调一顿美味龙虾大餐时,这些龙虾在拼命挣扎,身负斗士精神并尊重这种精神的希伯特最后放走了这些龙虾。“因为她的一生都在战斗,也从来不会认输,只不过最后败给了癌症。”简·梅肯惋惜道。
倡导者的责任感
在华尔街立稳脚跟后,希伯特做起了鼓励女性进入金融领域的倡导者。在她看来,美国妇女学历高、能力强,只要企业充分调动妇女的积极性,就能在竞争中轻松领先。她曾这样说道,“美国的企业将发现,女高管可以作为一个强有力的武器,来对抗日本、德国以及其他还在限制占国家人力资源一半的女性资源进入高管的其他国家。”她还分析道,在商业及政府高层的男性们应该更愿意承担与女性及少数群体分享领导层的风险。毕竟,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需要不同的观点及经验,需要扩大人才库,这个时代真正的风险是一成不变的做事。
对于培育妇女进行金融扫盲,希伯特做了大量工作。在接受《商业周刊》采访时,她说,让孩子置身于一个金融的现实环境中,有助于他们日后了解金融,年轻女孩儿在金融事务上更具有野心。她们不再对钱一窍不通。很多年纪大的女性自然还是感觉无法理解金融,这很难改变了,因为她们害怕改变。当她们了解她们需要理财时,她们就会更多地自觉地了解金融了。截至她去世前,她一直支持女性公益事业。比如为纽约开公司的少数女性企业主提供企业咨询,担任妇女论坛总裁等等。她对妇女的鼓励,一直被认可。从每年金融妇女协会的“年度女性奖”到国际妇女论坛名人堂,她的大名总是榜上有名。
不仅做女性倡导者,希伯特还鼓励个体投资人,认为迫切需要更大的透明度,给投资者正确的工具与知识,以帮助他们作出正确的投资。1990年,她创建了希伯特企业家的慈善计划,拿出公司新股发行利润的一半捐赠给慈善机构。该计划为新入行的证券买家提供了一个帮助他们社区、回馈社区的机会。(中国妇女报记者 刘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