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我在大华银行找到了内心的归属  ——大华银行香港分行董事总经理叶杨诗明

我在大华银行找到了内心的归属  ——大华银行香港分行董事总经理叶杨诗明

2013年06月11日 22:21         [关闭窗口]   [打印本稿]

          她——是一位始终坚守商业诚信的银行业战略领导者, 她——拥有国际化的工作经验,却始终怀着一颗“赤子之心”,追逐着自己的“中国梦”。她就是叶杨诗明,一位终于在大华银行——一家在亚太、西欧与北美的19个国家与地区拥有超过500间分行与办事处的亚洲主要银行,寻找到了内心归属的女性领导者。在银行界奋斗的二十多年间,她始终心系客户利益和员工发展,为人低调、甘当“绿叶”。作为一位女性领导者,她不仅始终能保持工作、生活的平衡,还不遗余力地坚持慈善事业。

在欧美系银行奋斗多年的叶杨诗明坦言,加入大华银行,让她找到了久违的归属感。

    大华银行是新加坡的三大银行之一,于1935年由拿督黄庆昌先生联合六位华裔商人联手创办,在过去的77年间,大华银行通过一系列的收购行动和有机增长而不断成长壮大。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大华银行的成功之本是诚信。成立至今,大华银行始终坚持忠信、诚义和不屈不挠的企业精神,赢得了各地客户的长期信赖。大华银行重视员工发展,通过多种多样的员工培训不断提升企业人才竞争力,并鼓励员工通过跨岗位、跨地区的实践不断深化专业技能、扩宽视野。同时,大华银行深信,持久的商业成功和良好的企业行为相辅相成。因此,在注重业务拓展的同时,大华银行致力于回馈社会、造福社区。

 

坚持商业道德,圆“中国梦”

   上世纪80年代,当时还在就读高中的叶杨诗明由于传统家庭对女儿的安排,开始了自己在香港大学地理学系的学习生活。然而,一直对金融行业充满向往的她,凭着对梦想的激情和不懈地努力,几年后考入香港科技大学,就读在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并于1997年,以优秀的成绩获得了MBA学院奖。回想起那段求学的往事,叶杨诗明充满了思考。而正是她身上始终保持的那种如青年时代一样,为梦想勇往直前的冲劲造就今天这个亚洲银行界的杰出女性领导者。

    从欧美文化为主导的汇丰、渣打、澳新银行到以华人文化为主导的大华银行,这对叶杨诗明来说不仅是企业文化上的转变,更是她事业、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而必然的选择。而这个选择正是源自于的她一直以来的“赤子之心”。“我是一个中国人,我最大的梦想就是要让世界更了解中国,让中国走进世界”叶杨诗明用这样一句简单但充满情感的话诠释了她的梦想。

    2011年,叶杨诗明加入大华银行,担任大华银行有限公司国际策略部董事总经理,负责制定大中华区业务发展策略。在2011年年中,她被委任为大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董事。2012年初,她再被正式任命为大华银行香港分行董事总经理/行政总裁。上任后,她带领自己的团队明确了“梦想”,为大华银行香港分行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Visualised the dream and show the direction。上任不到一年的时间,大华银行香港的业绩就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而她那种“言必信、行必果”的处事态度也极大地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位员工。

众所周知,大华银行成立初期主要服务于新加坡来自中国大陆的福建社群,虽然经过了进八十年的有机增长和收购扩大,华人亚洲文化的精髓和理念以深根大华银行。 通过其“稳中求进”的经营发展理念,大华银行与亚洲区域内众多客户和业务伙伴建立了历久弥新的长期深厚关系。

    为了帮助客户和业务伙伴创造更多可持续的财富,大华银行始终坚守“诚信”及“公平交易”的商业原则,同时,大华银行始终坚持以“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和产品”为使命,坚信只有凭借良好的“商业道德”才能赢得更多客户。在这一点上,叶杨诗明十分赞同。她纵横跨国银行多年,但始终坚信以“商业道德”为公司、客户服务。

除了在企业经营理念上的“志同道合”,在发展战略上,叶杨诗明和大华银行也是“所见略同”。大华银行正在推行的区域化战略以其完善的区域金融网络为依托,伴随着世界经济重心的东移,已经卓见成效。

    随着欧美债务危机的不断发酵,世界经济增长的重心已经转移,亚洲——以中国和印度为引擎,正在成为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同时,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企业渴望走出去,海外企业渴望走进来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新加坡是亚洲战略地位重要的金融中心,由于语言的优势,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交流都与中国保持着历久弥新的紧密联系,同时,又依托与中国商贸关系密切的东南亚,其地缘优势毋庸置疑。作为一家总部位于新加坡,业务辐射全亚洲的商业银行,大华银行正在有条不紊地实施着它的区域化战略,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充分利用地缘优势,抓住时机,帮助更多想要“走出去”拓展海外业务的中国企业和亚洲区域内想要“走进来”发展中国市场的海外企业实现其“中国梦”。 

所以,加入大华银行就成为了天时、地利、人和的选择。在她看来,从产品开发、销售管理、客户管理到风险管理,从个人银行、电话中心、自动提款系统到网上银行,过去20多年在西方银行里打拼的经历和成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也为她如今能够“西为中用”实现梦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大华银行对“诚信”的极度重视,也使叶杨诗明为自己的心灵找到了归属感。

叶杨诗明相信,在未来的20年内,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海外企业走进来的数量与日俱增,她正在竭尽全力地为自己,也为更多中外客户的“中国梦”孜孜不倦地奋斗着。

 

重视人才,甘为绿叶

 

   金融业是一个充满挑战性的行业,不仅国内外银行间差异很大,就是银行内部的每一个不同的岗位,不同的部门间也有很多不同。面对金融业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大华银行认为获得高素质人才的渠道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依靠猎头从市场上寻求,更重要的应该是内部培养。回顾其近80年的发展历程,大华银行的今天离不开其对人才的培养。不仅公司内部有系统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而且积极拓展与高等院校的合作,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端金融人才。

叶杨诗明也爱惜人才,善于培养人才。她认为,想要成为熟悉银行业务并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端人才,只有在每个岗位上认真地做事,把握每一个接触不同项目、客户和同事的机会积极地学习,并适时地沟通,才能够实现自身水平的不断提升。因此,她十分重视团队的内部培训和人才国际交流。还应该定期为员工提供在职学习的机会和平等交流的职场氛围,同时,让团队间、上下级间能够互相交流工作心得,从而提高团队创新能力,并帮助年轻员工快速成长。

    多年前,叶杨诗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内部培训的一种方式就是让人才 “走出去”, 到海外分支行去轮岗。虽然,这种培训方式对企业管理者来说是极具挑战性的,因为,如果在一个企业迅速发展,正是急需用人的时候,大家都出去了,那么管理者就得承担起更多的工作和压力。对此,叶杨诗明十分坚持,她说“不让人才走出去,他们永远都不可能提升,过去我曾经过的了很多‘走出去’的机会,所以现在,我也希望让更多的员工和我当年一样能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相对于眼前利益,一个长期的人才培养计划对团队的价值更大。”

    除了重视人才的内部培养和鼓励员工“走出去”,多年来,叶杨诗明也致力于国内金融人才的培养和促进香港大学和大陆高校间的交流。无论是在中国大陆还是其他国家工作,也无论工作多么忙碌,叶杨诗明总会欣然接受大学的邀请,为有需要的金融人才授业解惑。在中国工作的数年中,她就一直坚持在中国多所高校担任客座讲师,为中国年轻的金融管理者讲授商业道德规范等课程,并毫无保留地向年轻的中国金融人才传授自己在国际银行工作中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

谈到团队管理,叶杨诗明也有自己的一套理论。那就是“要想团队成长的更快,管理者就应该甘于做绿叶”。与华人传统的大家长式的管理风格不同,在国际大行里成长起来的她更喜欢“幕后工作”。她喜欢把自己的工作经验全部分享给同事,然后鼓励每一位团队成员在各自的“舞台”上散发出万丈光芒,而自己则甘愿留在幕后,为他们喝彩,做一片“绿叶”。

 

回馈社会,造福社区

    叶杨诗明十分热心公益事业,她也经常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和志愿者项目,将爱心无私地奉献给了很多需要帮助的人们。其中最为她津津乐道的是她参与的“无止桥”项目。这是一个旨在通过鼓励香港及内地大学生跨院校合作,为内地偏远及贫困农村建设便桥的慈善项目。从2007“无止桥慈善基金会”成立至今,叶杨诗明已多次为其捐款、出力,目前,该基金会已经在中国内地建成了24座桥梁和一个四川地震灾后重建村庄。这一座座桥梁不仅为成百上千在偏远地区怀揣梦想的人们筑造了一条圆梦的道路,也联通了香港和内地同胞渴望彼此了解、相互沟通的心。

    同时,她热爱中国文化艺术,也热衷于将中国的文化介绍给海外的朋友。从80年代末开始,她就积极地把香港中国人文化介绍到加拿大。并曾在多伦多帮助年轻的导演,在海外推广优秀电影,并举办“香港导演电影展”。即使是在受到歧视的情况下,她也从未停止过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宣传。

    在加入大华银行之前,她便了解到大华银行一直致力于在社区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尤其是在艺术、教育及儿童发展领域。在过去数十年间,大华银行每年举办 “全国绘画比赛及展览”,以扶持亚洲年轻艺术家。同时也鼓励区域内全体员工参与志愿者活动,回馈社区,比如每年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泰国举行的“热心公益义跑与义走”活动就是其中一项员工志愿者活动。

    她认为持久的商业成功和良好的企业行为相辅相成,并相信良好的企业行为将是企业和员工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