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当小众品牌遭遇大集团收购

当小众品牌遭遇大集团收购

2013年06月11日 22:21         [关闭窗口]   [打印本稿]

导语:27岁的设计师Maxime Simoens获得LVMH集团的垂青,Bernard Arnault决定投资这个创立两年的新锐设计师品牌。Maxime Simoens 2005年毕业,在Elie Saab、Jean Paul Gaultier、Balenciaga等工作后于去年十月成为以印花著称的品牌Leonard的创意总监。谁知今年三月的巴黎时装周他刚交出了第一季设计就离开了这个巴黎老牌,原来是已经找好世界第一大奢侈品集团这一金主,甚至还传出他将入主Dior的消息,看来确实是未来可期的天才级设计师。

  独立设计师 名字不只属于自己   独立设计师 名字不只属于自己

  LVMH在收购方面一向大手笔,去年60亿美元拿下宝格丽,此前暗战爱马仕更是不可思议。然而LVMH对新锐设计师品牌却颇多迟疑,出手甚少,仅在2009年入股U2主唱Bono和妻子Ali Hewson创立的环保品牌Edun。原因可能是Bernard Arnault在christian Lacroix的失败经历,1987与设计师一起创立时装屋,连年亏损直至2005年出售止血。

  这次LVMH重新开始关注新生力量,那Maxime Simoens品牌是否就能突飞猛进呢?有一点可以肯定,参加巴黎时装周作秀的费用肯定有保障,媒体和买手也应该会买账,至于最终消费者的态度则有待检验。对于LVMH来说可能人才储备是最重要的。现在花小钱培养一个设计师,未来说不准可以接手集团的大品牌。省得如John Galliano这一突发事件让Dior空窗许久,或为了Phoebe Philo入主Celine等她那么多年。

  独立设计师 名字不只属于自己   独立设计师 名字不只属于自己

  当小众品牌遭遇大集团收购

  新锐设计师品牌能获得投资已属不易,能得到大集团垂青更是天上掉馅饼。在这个独立设计师品牌已死的年代,能够寄人篱下又茁长成长的实在是少数。Stella McCartney得到PPR集团支持,允许她亏七年之久,真是罕有。

  剩下大集团中几乎就无严格意义上的独立设计师品牌。Alexander McQueen已经自杀,John Galliano几无可能归来,关键是两个品牌的二线系列都采取授权策略,任由他家发展,表现乏善可乘,又对主品牌无正能量作用。Tom Ford有Zegna支持,虽然他仍是媒体宠儿但商业发展实在缓慢。Hussein Chalayan担任Puma Black Label创意总监后个人品牌也被PPR集团收购,但是没过两年设计师就买回了自己的品牌。虽然没说过具体原因,但是显然Hussein Chalayan的前卫风格与PPR旗下的Gucci、Bottega Veneta等品牌是格格不入的。虽然大树之下好乘凉,但是风格不在品牌也就失去光环。

  性格决定命运,走小众路线的独立设计师品牌可能永远不能与面向大众的奢侈品或时装集团兼容。红极一时的荷兰设计师组合Viktor &Rolf曾经与H&M跨界合作,但是自从被Diesel老板Renzo Rosso的Only the Brave于08年收购就一直在计划扩展产品线,然后货品品类足够充足后再开设专卖店。然而四五年过去,除了知道推出香水,别无其他印象,品牌秀也不再令人期待。然而,同集团下的Dsquared2却风生水起,北京、上海的旗舰店的生意都很好,米兰时装周的秀更是无比欢乐。只能说加拿大孪生兄弟Dean和Dan Caten和Renzo Rosso的DNA实在太相近,完全不需要磨合。当然,同在Renzo Rosso帐下的Maison Martin Margiela风格也不似Diesel却发展良好,因为Renzo Rosso一直表示他对MMM的极度崇敬与喜爱,爱让一切简单。

  独立设计师 名字不只属于自己   独立设计师 名字不只属于自己

  设计师名字不只属于自己

  既然是独立设计师品牌,找到懂自己的伯乐才是正道。Rick Owens之于Gareth Pugh就是一个例子,在巴黎创立品牌的美国设计师Rick是英国怪才Gareth的导师。Gareth的秀Rick必定在现场,更重要的是对原先做舞台演出服设计的Gareth在创立个人品牌方面的巨大帮助。

  因此,像Comme des Garcon之于Junya Watanabe在这现实世界应该算是传说。对于大多数希望开创自己品牌的独立设计师,通过家人或朋友资助设计第一个系列,参加展会、加入某showroom或举办一场时装秀就差不多耗尽了所有资金。如果能获得三五个客户的十几件订单就已属不错的开始。接下来几季还必须不断投入,因为大百货店和买手店要观察设计能力是否持续,公司运营是否正常。对于JOYCE和连卡佛等更几乎只买作秀品牌的货,因为买家也需要有把握手里的货品能卖。此外,如果货品不能以正价售出七成,则未来是否下单将打很大问号。所以设计师在此期间必须四处兼职贴补品牌维持生计。

  获得投资自然会让日子好过,但是设计师品牌往往以自己名字命名。做出来了自然名利双收,如Marc Jacobs;或者是Jimmy Choo,本人虽与品牌已无关系却因为品牌而获得更大名声;最怕就是万一吵架被扫地出门什么都捞不到,如Roland Mauret被资方拿下品牌名,憋死也不让他再做这个牌子。其实设计师能掌握自己品牌的实在是少数,就连老佛爷Karl Lagerfeld的个人品牌也不在他自己名下。

  当然,如果设计师品牌能面向大众创作时尚风格又能结合生产资源,品牌就能独立又迅速做大。Alexander Wang和Phillip Lim等华裔设计师品牌就是好案例,设计在纽约,生产在中国,使得产品售价低于多数同类品牌几成,受欢迎自然不在话下。现在,Alexander Wang即将在中国开店,甚至连官方中国网店也将同时推出。

  也许未来某一天,Alexander Wang也会归于某奢侈品集团下,然而那时他已壮大,保持独立就不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