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越女胸怀——记浙江华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徐爱华

越女胸怀——记浙江华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徐爱华

2013年06月11日 22:21         [关闭窗口]   [打印本稿]

越女天下白。

素以侠女秋瑾,美女西施,才女唐婉,孝女曹娥,情女祝英台著称于世的古越宝地浙江绍兴,自古以来就是人杰地灵的一方水土。在建设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新的征程上,当代越女的风采和胸怀,真可谓巾帼不让须眉。作为一个女企业家首先要自觉地将社会责任纳入企业经营战略,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采取更加谨慎、稳妥的态度,应对和主动防御各种风险和隐患,破解各种问题和矛盾冲突。只有凭借独特的智慧和魅力,才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最终实现自我价值。

——题记

引子

200979日,台北市国际会议中心。

徐爱华站在第二届两岸四地女企业家经贸论坛的讲台上,作着她精彩的五分钟讲演——她说,当我踏上美丽的宝岛——台湾,我就想起了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先生笔下那一张古老的《地图》。他说——“旧大陆是他的母亲。岛屿是他的妻。新大陆是他的情人。和情人约会是缠绵而醉人的,但是那件事注定了不会长久。在新大陆的逍遥游中,他感到对妻子的责任,对母亲深远的怀念,渐行渐重也渐深。”是的,我们在大中华这个古老而充满无限希望的大家庭里,感受最深切的正是浓浓的亲情和温情。

温暖,是一种内心的感受。

温暖,是一种崇高的大爱。

温暖,更是一种共渡难关的力量。

作为一个经营管理者,徐爱华首先对我们大中华女企业家经济圈的繁荣充满信心。她想到,与两岸四地的朋友相聚,应该是一次迎战寒流,抱团取暖,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步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机智灵活地应对金融危机的大会。她结合自己企业发展的实际,觉得两岸四地的女企业家有着广泛的合作共赢机会。浙江华联集团是一家融纺织、服装、置业、信息、物流、市场等于一体的企业。经历了市场经济几十年风风雨雨的洗礼,浙江华联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在与海内外同行的真诚合作中,赢得了市场。徐爱华认为作为女企业家首先要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强化社会责任感,自觉将社会责任纳入企业经营战略,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采取更加谨慎、稳妥的态度,应对和主动防止各种风险和隐患;致力掌握更多发展信息和资源,科学谋划企业的发展方向,破解各种问题和矛盾冲突。目前,就浙江华联集团而言,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而打造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引进品牌经营管理高级人才正是企业的当务之急。通过这次论坛,她倡议大家携起手来,为社会创造新型就业机会多尽一份心,多出一点力。她在到台湾之前,浙江华联集团已有幸成为意大利世界男装(Corneliani)一个一线品牌在中国的总代理,加上集团的自主品牌“黛琳娜”服饰系列的营销与管理,企业十分需要品牌经营管理方面的人才。在北京长安街,华联开出了首家旗舰店。对此,她表示将会把旗舰店、连锁店开到更多的城市和地区。她希望通过在座企业家牵线搭桥,让更多有意于品牌经营和管理的高级人才尽快加盟到浙江华联集团。

鲜花,掌声,笑声……

“爱华师傅”的爱

身后,墙面上挂着一幅清新淡雅有禅意的山水画;正前方是一个宽大明亮的落地窗。窗外,远处是会稽山脉一丛丛连绵不断的峰峦,近处是一条流淌着悠悠鉴湖水的浙东古运河,河那边是一座有着2500年历史的绍兴越城。

寒冬的天,时阴时晴。潮乎乎冷丝丝的空气中,显然已经能闻到千家万户忙忙碌碌准备着过大年的那种味道了。透过朦朦胧胧的乳白色窗纱,我的心情随视线聚焦在一幅画与一张办公桌之间——皮椅上坐着一位文静端庄,正在接听手机的女士。只见她,一头齐肩乌黑的秀发,一双智慧灵动的眼睛,一副微微含笑的面容,给人以亲和大方的印象。曾听与她打过交道的人说,她是个有情有义更有爱心的好人,好就好在她普通又不普通,平凡又不平凡。

她就是现任浙江华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爱华。

抬头是满眼的蓝天白云,低头是满目的青山溪流。自幼靠吃玉米杂粮长大的徐爱华,眼中看到的是一个不同寻常的美好世界。王坛镇有闻名遐迩的“舜王文化”,历史悠久的舜王庙,一直以精美的木雕、砖雕、石雕饮誉中外。渐渐地她的内心里有了一个“爱美情结”。当时,跨进学校大门后,她就想,如果自己能把书读好,就能成为同学心中最光彩美丽的人。她追求着做这样的人。于是,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每次考试成绩她总是非同一般,期间还轻轻松松地跳过级,十五岁那年就在稽东中学高中毕业了。对此,当记者要她再给一个成熟的说法时,她回答得很平常。她说,她非常热爱家乡那一方美丽的山水,那里的乡情乡音一草一木常常进入她的梦乡,家乡如此让她厚爱,那她拿什么才能回报家乡呢?原来,是一个简单的反问,竟然让人一下明白了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浙江华联”是一方充满“爱”的天地。

那是两年前的一个阳光明媚的夏日。全国“阳光工程”办公室组织浙江、江西、贵州三省联合开展的“阳光工程服务老区特别行动”在浙江省绍兴县正式启动。计划通过定向培训的形式,在江西、贵州两省的革命老区组织万余名农村劳动力。“浙江华联”是这次与“阳光工程”直接对接的单位之一。在革命老区首批农民转移就业启动仪式上,徐爱华深情地说,通过培训的老区农民,朴实无华、吃苦耐劳,作为用人单位,非常高兴能招聘到这样的员工。她一定妥善安置好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像对待自己的家人那样善待他们。一席话说得大家心里热乎乎的。来自江西瑞金的刘冬梅曾对记者说,这是她第一次走出家门,徐总的话让她觉得很幸运也很激动,表示今后一定以厂为家。

老家在安徽农村,至今已过而立之年的汪义东,是不少已在“浙江华联”筑下爱巢的代表之一。他父母在十年前就因病离开了他们兄妹三个。为了让生活好起来,他就走上了外出打工之路。最后他来到绍兴王坛,成为徐爱华企业里的一名电烫工。每月20日,当他手拿2000多元的劳动报酬时,总是高兴得双眼眯成一条缝,精干的个子仿佛有了成吨的力气。

他说,爱华师傅就是他的大家长。

原来,汪义东已在王坛成了家,还成了王坛的女婿、三岁孩子的爸爸。他的妻子蒋燕与他是同厂的工友。他俩说,他们永远记着结婚那天,是谁担当起男方主人家的角色,是爱华师傅早早给他们备好一队前去迎亲的婚车,用她自己的“本田”,给他们作主婚车,还专门安排出22名工友当伴郎伴娘。婚礼上,那大大的“红双喜”字,将新郎新娘的笑脸映照得很甜。

风雪夜归人

一脸喜气的徐爱华,只要有空与人谈起办厂的事,她就会说,这么多年过来了,有好多故事。如果把一个个小故事合起来,那就是一个“拼”的故事,这故事真是三天三夜也讲不完啊!

故事还得从20世纪八十年代讲起。那年,她18岁。聪颖、纯朴、向往着山外精彩世界。机会终于降临到她身上,她在王坛区工办招工中,以招考第一名的成绩被录用。接着派赴上海市虹口区参加服装培训班学习的徐爱华,感受到了从大山深处到大都市的新奇。学徒期间,她首先看到上海人穿的做工精细、款式新颖衣服,感觉好漂亮。

人靠衣妆,佛靠金装。徐爱华认定搞服装这行当,很有意思。于是,学成回家后,她就向工商所申领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又下决心凑了百把元钱,买了一台“蜜蜂牌”缝纫机,准备了一把剪刀、一把市尺、还向人家借了一只用火炭的熨斗,又租下镇前西街30号的两间破平房,第一次以店主的身份打出了“爱华时装店”的牌子。

开始时,为了使招学徒的信息让四面八方的人知晓,她写了一页“爱华时装店招收学徒”的文稿,内容是“爱华时装店招收15名学徒,即日起报名,包教包会,学习时间一个月,学费15元,学不会的可以继续学二个月或三个月,不加收学费”。这天早晨,她迎着曙光,兴冲冲地跑到区广播站,恳请播音员给播一播,可是说了老半天就是不行。因为,那时的区广播站从来就没有播过这种东西。第二天,徐爱华还是去磨。最后,广播站被她的坚持所感动,终于答应为她破例。徐爱华侧着耳朵,听着有线广播里自己的收徒信息,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开张这天,学徒一个个自带缝纫机向爱华报到,她开始手把手地教徒弟如何设计、裁剪、缝制。后来她从学徒中留下了七个,开始筹办服装厂。办厂首先要有业务,她跑东跑西抱着和气生财,赚点辛苦钱的初衷,为一些集体单位加工茄克衫工作服。尽管每次送货上门,拿回来的只是一点加工费,但这总会让徐爱华信心倍增。

曾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夹缝中谋求生存的徐爱华当时暗暗发誓:即使吃最多的苦头,遇最大的困难,也要像生养自己儿子一样,办好没戴过“红帽子”的这个私家企业。

好的心情,很能提高做事的效率。之后的日子,他们的肩膀好像有了更大的负重能力。好事随之而来,快过年的时候,徐爱华接到上海一个建筑工地要她马上做126套工作服的业务,她与徒弟们高兴得跳了起来。为了节省劳动布的原料成本,她的眼睛盯着的不是百货大楼里的布匹柜台,而是一些纺织厂家的积压库存。她一家家地又跑又问,几天下来,终于收买到了足够加工这笔业务的布料。于是,一间小小的弄堂屋里没了白天和黑夜,师徒忙乎了十多天,活全赶出来了。徐爱华决定天一亮就出山进城,再坐火车把货直接送到上海工地上去。

“爱华送工作服来啦!”工地上的队员一个个急不可待地大号、小号纷纷试穿起来。队长笑眯眯地一声:

“爱华师傅,总共多少钱?”

1751.4元。”

“啊!这么便宜,你会不会算错?”

“不会错,每套13.9元,126套,我算过好几遍,就这个价钱,我每套只赚你五角的加工费。”徐爱华边说边朝队长点点头。

队长不敢相信地说她价格太低了,本来他们到店里去买最少也要25块钱一套。徐爱华告诉他,主要是布料花了脚力,降低了成本。队长被她的生意经所感动,一定要每套多加她五块钱,可她就是不要。最后队长说,那就四舍五入14块钱一套吧,可她还是不要这多加的一角钱。临走时,工地上的队员个个向她挥挥手,目送着这位绍兴的山里姑娘。

一大早坐火车回程的徐爱华,到绍兴后,去王坛的客运班车因是下雪天已停开了。为了省下一夜旅馆费,她只有一个念头——走!从城里到山里,八十八里路,一个钟头走十里,最多夜里十点前就能到家了。

冬夜,风如刀刮一样,天空中飘着鹅毛大雪。两旁是黑漆漆的山,路上越走越白,徐爱华走得有点害怕了。可在这深山野岭上是叫爹,爹不应,喊娘,娘不应的啊。她只有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赶路。走着走着,她错过去王坛的山岔口,走向了去王化的路口,等她走完十多里冤枉路后,再走到自己村里已九点多了。到家了,总算到家了!整整走了十一个钟头,浑身雪花的徐爱华这时推门进家,就抱着母亲呜呜地哭了起来。

早在十年前进厂的检验员王晓英,做过裁剪、搞过设计,今年刚满三十岁,是徐爱华的关门徒弟,如今已乐滋滋地当上了一个三岁女儿的母亲。她说,师傅深夜走雪路的事,也成了大家不怕苦、不怕累的一笔精神财富。

品牌的魅力

“你好,徐总!真的很高兴能与你接上头……”这时的徐爱华,其实一只手刚刚拿起手机,另一只手又拿起了电话。她知道电话的那一头,已听了几遍以《友谊地久天长》歌曲为背景音乐的一段标准普通话——品质驱动合作,诚信赢得未来,欢迎致电浙江华联集团有限公司。厚德载物,精益求精是浙江华联的核心价值观,请大家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是浙江华联最大的荣幸!

润物细无声,当春乃发生。“浙江华联”在“创业、创新、创牌”的征途上,先后被评为“中国服装行业双百强企业”、“全国青年文明号”、“浙江省国税纳税AAA级企业”、“浙江省诚信企业”、“省重点民营企业”等。企业还顺利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黛琳娜”服饰品牌被列为国家免检产品、浙江省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徐爱华本人也先后获得“中国企业改革十大杰出女性”、“中国女性创业创新奖”、“全国农村妇女双学双比女能手”、“浙江省杰出民营企业家”、“浙江省三八红旗手”、“绍兴市优秀企业家”、“新世纪十佳绍兴人”、“绍兴县首届劳动模范”、“绍兴县十大杰出青年”、“绍兴县慈善之星”等荣誉;她还被推选为省十届、市四届、县十二届人大代表。此外,徐爱华还兼任了省、市妇联执委,绍兴县妇联副主席,绍兴县服装协会会长,绍兴县女企业家、工商联、个私协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

能者多劳。光环背后的徐爱华,其实从内心里很想好好放松放松,甚至偷懒一段时间。现已取得经济师职称、研究生学历的徐爱华对退休的生活憧憬良多,比如和丈夫、儿子一道周游世界等等。但当她一回过神来,却又说“不知要到哪一天才会有这福气呢!”

为什么?

圆鼓鼓的脸,穿一件红色长大褂的张素珍指着厂门口“在家里上班,为自己工作”的醒目标语,说爱华师傅是她们企业千余员工中的大家长(其中女工占到百分之九十以上,仅王坛山区里的本地妇女就有三百多名),是她们妇女的贴心人、好姐妹。还说她有一副菩萨心肠,修桥、造路、救急、救难、助学、结对的善事、好事经常做。张素珍说自己在厂里已做了快二十年了,没有看到爱华师傅有闲下来的时候,不如自己倒常有些空闲功夫。如今,她儿子还在读大学,在爱华师傅的帮助下,城里的新房已给儿子买好了。她与老伴每月都有进账,再过几年,他们就没啥事了,每月可以双双领退休金享清福了。

前两年,徐爱华随一个经贸代表团考察加拿大,当她的合作对象lavienrose带着全家人等在机场迎接他们代表团一行后,又带他们看了其店铺已由原先的16个,发展到现在的两百多个,而且,所有货柜里都能看到“黛琳娜”的服饰品牌系列产品时,徐爱华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一种愉悦和幸福!

如今,徐爱华不但让自己的品牌走出了国门,还走出了一条与国际知名品牌同台亮相,互动双赢之路。徐爱华说,这就是浙江华联作为世界服装意大利一线品牌(Corneliani)的中国总代理,在首都北京的长安街上,开出了第一家旗舰店。今后,这样的连锁店将很快会在各大城市陆续亮相。

徐爱华轻轻地对团友说:“这里才找到了一种‘赢’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