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祖国的明天——记山东协和职业技术学院董事长 王桂云
近年来,高等教育以其办学形式多样、办学主体多元化得以迅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办学类型,以其办学机制灵活、办学特色突出等优势在社会上影响力越来越大,呈现出勃勃生机。山东协和职业技术学院就是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中的一员,山东协和职业技术学院创建者,现担任山东协和职业技术学院董事长、济南市历城区第十六届人大代表、济南市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山东省女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的王桂云紧紧围绕“内涵建设促发展、凝心聚力求和谐”的方针办学,使学院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推动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准确把握办学定位
弘扬“一个诚信”,尊重“两个上帝”
山东协和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招生纳入国家统招计划,有在校生15000余人,任课教师843人,分东、西、北三个校区,总占地1100余亩, 校舍建筑面积29.05万平方米;现开设33个统招专业;下设计算机学院、外国语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医学院、护理学院、机电工程学院7个二级学院,1个基础部,3个教学中心;有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3个,附属医院3所;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6474.84万元,各类教学实验、实训室144个,校外实训基地87个,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座位数3030个,教学用计算机1200台,馆藏文献158.6万册,其中纸质文献93.6万册,电子文献65万册,各类期刊1500种,报纸118种。
协和职业学院从创办之初,创始人王桂云就确立了“诚信办学、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的发展思路,尤其突出强调“诚信”的先导作用。学院办学对社会、对师生讲诚信,教育学生“诚信”为先,诚实做人。在协和,人人都知道有两个上帝——教师是“上帝”,学生更是“上帝”。全院上下形成了尊师重教的好风气,也形成了学生之事无小事的共识。十几年来,学院免费为学生提供开水,让学生免费洗澡,仅此两项,每年要投入资金40多万元;并先后为4300多名贫困生不同程度地减免了学费。
提高教育质量
重视“一个质量”,遵循“两个规律”
人说“天行有常,法乎自然”,是讲万事万物都有其客观规律性,如果不按规律办事,越努力离目标就越远,教育事业亦是如此。王桂云在管理高等职业院校时认真遵循了两个规律:一个是教育规律,另一个是市场规律。
遵循教育规律的目的是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为此,王桂云在管理协和职业学院的过程中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和规章,逐步完善教学保障机制,不断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质量的关键地位、教学投入的优先地位。以实施“示范专业、教改试点专业、特色专业”建设工程为先导,强化特色、提高水平、打造品牌,教研科研成果居全省民办高校前列。现有山东省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教学名师1名,统编系列教材5套(54册),山东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4项、三等奖10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省级教学改革立项项目2项,科研改革立项项目14项;中国解剖学学会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各1项;省级精品课程6门,校级精品课程24门;省级示范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校级特色专业5个。
同时,重视市场规律,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结合自身实际,及时调整专业结构,适度拓展办学规模,努力培养适应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打造三支队伍
践行“一散两聚”,做好“五个留人”
师资队伍是发展的基础,管理队伍是发展的保证,就业指导队伍是发展的动力。早在2000年,王桂云在协和职业学院就确立了打造三支队伍的建设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院一直践行“散财聚心、散财聚气”的做法,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认真落实“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情感留人、政策留人、品德留人”的“五个留人”政策。多年来,在有限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为教职工的工作和生活创造良好条件,通过统一安排家属就业、安排家属子女上学、垫付建设住房资金,再以建筑成本价销售给教职工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解决了老师们的后顾之忧。人性化的政策与和谐的氛围,凝聚了人心、聚集了人气、汇聚了人才,为学院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多年来,协和职业学院一直努力构筑“宝塔形”专家体系,为学院的建设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在顶层,形成了“一院三委”的管理体系。坚持“专家治校”的办学方略,不断加强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领导班子建设,健全了顾问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学督导委员会三个专家委员会。学院的良好发展,得益于有这样一支懂教育、会管理的领导班子和专家组织。协和职业学院通过“一院三委”这个平台,把驻济高校的许多老领导、老专家聚集到了协和,也把他们丰富的治学经验带到了学院,成为了学院的宝贵财富,有力地促进了各项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在中层,形成了专家担纲的管理模式。学院充分利用地缘优势,每个二级学院背靠一个大学,整体借用他们的二级管理机构,借鉴他们的管理经验,聘用他们的骨干师资,达到了借脑生智、借力发展的良好效果。
在一线,坚持“名师执教”。为了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学院聘请了刘铠教授、胡国良教授等一批高校离退休名师带领青年教师,聘请了刘家义教授等一批在职名师出任学院的兼职教师。在借助兼职名师提高学院教学水平和青年教师培养质量的同时,下大力气抓好以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工作,建立了青年教师导师制。“名师执教”政策有效促进了教师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的提高,在2008年教育部组织的教学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等级,医护实训中心被山东省经贸委、教育厅、财政厅列为十一五重点建设实训基地,中央财政给予150万拨款支持。
培养合格人才
奉行“和合之道”,倡导“三三”准则。
针对学生特点,王桂云在协和职业学院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形成了具有“协和特色”的校园文化。“和合”之道,就是营造宽松、合作、和谐的学习工作环境,进而实现人人“心平气和、亲爱朋和、家庭祥和”,处处“政通人和、内谐外和、天感地和”的“六和”校园;通过创造“宽松、宽容、宽厚”的“三宽”育人环境,激活学校的创造力,培养师生主人翁态度和勇于进取创新的精神;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做人做事“三公”原则,培养师生员工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引导和鼓励师生员工树立“树善良之心、成善良之事、做善良之人”的“三善”风气,培养师生员工崇善抑恶,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的道德观念。
同时,“和合”之道,也为师生的学习生活创造了良好环境,更为他们的品德养成营造了良好氛围,通过开展“善心与爱心、诚心与信心、耐心与恒心、精心与细心、合心与齐心、进取心与责任心”并举的“群心灿烂”教育和“自觉自愿、自动自发、自立自强、自制自律、自尊自重、自知自明、自醒自悟、自爱自信、自谦自励、自学自修”的“二十自”自律教育,“和合”之道已成为全院师生做人做事的信念和追求。
努力回馈社会
常怀“感恩之情”,多行“奉献之事”
协和职业学院自创办以来,王桂云始终把服务社会、回馈社会作为办学最终目的,在办学中她逐步认识到,唯有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具有真才实学的优秀人才服务社会,才能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一直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回馈社会的第一要务。
同时,她热衷公益,以感恩之心真诚奉献社会。2005年,学校分别向东平县教育局、济阳县卫生局、陵县卫生局各捐赠价值20余万元的显微镜100台,用于支持当地的教育、卫生事业;四川地震期间,学校给灾区同胞捐款捐物,并给来自灾区的统招学生免去大学期间全部学费和在生活学习方面采取多种帮扶措施。从2006年开始,学院还与媒体(齐鲁晚报、生活日报)合作连续四年举办“助考生一笔之力”大型公益活动,为山东省参加高考的考生免费提供2B铅笔等放心文具。2005年8月,在山东省卫生厅、教育厅、济南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依托学院的教育教学平台,在全省范围内展开了免费培训乡村医生的工作,截止到2009年9月,学校已经投入800余万元免费培训了全省44期9000多名乡村医生。为了更好地把乡村医生免费培训工作做好,通过几十期的培训班,针对考察、调研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协和职业学院还组织专家编写了山东省乡村医生在岗培训系列教材:《内儿科常见病诊疗学》、《外妇科常见病诊疗学》、《中医常见病诊疗学》。此项工作也得到了卫生部和省政府的认可,王军民副省长曾在全省卫生科技教育与外事工作会议上予以表扬和鼓励;2008年7月,山东省政协李德强副主席、省教育厅徐曙光总督学到协和学院视察,对免费培训乡村医生给予了高度赞扬;2009年1月,卫生部领导专程到学院进行乡村医生培训专项调研。协和职业学院还计划把山东省10万乡村医生轮训一遍,并建立和完善乡村医生培训信息平台,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发展品牌效应
建设“内涵和谐”,打造“先进模范”
王桂云带领协和职业学院坚持内涵建设促发展,凝心聚力求和谐发展之路,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得到各级政府及社会的充分肯定,取得了较好的办学业绩,先后荣获“山东省民办教育先进集体”、“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山东省优秀民办非企业单位”、“最具影响力的中国十佳职业院校”、“山东省三十佳品牌院校”、“热心泉城公益事业优秀集体”、“五好先进基层党组织”、“ 济南市公益活动进社区示范学校”、“山东省爱心助残之星”等多项荣誉称号。
她本人也因贡献突出,先后荣获济南市 “五好”党员、“济南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2008影响山东经济十大女性人物”等荣誉称号。并先后与业内知名专家、教授共同主持完成数项省级课题研究,其中《视器与视觉传导路标本制作及应用》课题,荣获2005年山东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奖二等奖;《表皮生长因子与慢性胃炎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课题,荣获2007年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
“在回报社会中育人,在服务社会中发展”是王桂云在山东协和职业技术学院一贯办学宗旨,也是她探索出的一条适合中国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发展之路。真诚希望她在教育的路上越走越顺,在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