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BON:既非CCTV9,也不是CNN

BON:既非CCTV9,也不是CNN

2013年06月11日 22:21         [关闭窗口]   [打印本稿]

在代表中国官方媒体如CCTV9和西方主流媒体如CNN之间,存在一个“中间地带”,BON能否抓住这个市场?

生活在美国纽约的Simon是一个对中国感兴趣的小伙子。晚饭时,他如常地拧开厨房里的电视,“BON”,一个从未看过的电视频道跳了出来。有中国新闻、商业、旅游、生活等内容,语言是英语,还用一套他所习惯的表达方式。Simon很吃惊!

BON(Blue Ocean Network蓝海电视),这家由华人创办24小时滚动播出的全英文电视频道,现已在美国纽约、洛杉矶、夏威夷、华盛顿、波士顿、费城等城市成功落地。有别于CCTV9官方色彩浓郁的电视频道,BON是第一个进入西方主流社会、播出中国内容的民间机制商业电视台。

今年7月,BON获得鼎晖创投首期超过千万美元的投资,这是它自2006年创办以来第一笔融资。鼎晖创投创始人之一王树是该项目负责人,他对《中国企业家》说:“BON今天做的事,是史无前例也是形势所趋。海外电视台题材新,很稀有。至于最终能有多亮就看创业者操作了。我看好两位创始人。”

BON两位创始人顾宜凡和诸葛虹云均有20多年旅美背景,长年在中美之间从事传媒项目投资和经营。1985年,顾宜凡到美国读硕士,听从他从小尊敬的祖父顾毓先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首位获科学博士学位的中国人,国际公认电机权威和控制理论先驱)建议,选读伊利诺大学理工科,毕业后作为软件工程师在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工作10年。

与传媒人诸葛相遇后,他重拾文科梦,转去攻读了纽约大学新闻学硕士学位。《国际双行线》、《让世界了解你》等多个国际交流电视节目就是他们一起完成。顾宜凡将“西方媒体舆论环境”比喻成一个法庭,“这个法庭原告、被告、律师、法官等角色都扮演得很成熟、到位,运转得就像啮合好的齿轮一般。而当中国在国际事务上与西方发生利益冲突时,在这个法庭上却缺少一位律师。”

那BON就要扮演这个律师角色?“我们个人有这种使命感。但BON作为一个电视台要在西方媒体市场生存,一切都要照他们那一套运行机制和规律来转动,否则没有出路。”他对《中国企业家》说。

这一切听上去还蛮复杂的。

与高大的顾宜凡站一起,诸葛虹云显得个子小巧,人却十分精干。采访时,她快言快语地诉说创建BON经历诸多不易,“一是节目模式。你的制作和表达要能够满足西方观众欣赏习惯。二是团队建设。你要集结起一个专业队伍,他们能理解并能运作这样一个对外播出的节目。三是很明显的,落地问题。要进入西方那套体系,实现上星落地可不是钱就能解决。四是钱,运营电视台大量资金支持和投入也是一个问题。这么多的碎片要把它串起来,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的,这种难度想都可以想得出。”

2008年下半年到2009年4月,被诸葛虹云称作是一段“暗无天日”的日子。“半年时间,我们在恐惧中度过,每天天黑时,恐惧心情就开始了,脑子里全是如何实现落地、如何解决资金这些事。”

为解决这两个问题,他们用了很长时间。

美国有线运营商不是市场垄断性的。“市场上多家运营商并存以保持竞争性。不同城市不一样,甚至同一城市不同区域都不一样。所以我们先要找准,再一家家去谈。”顾宜凡说,与运营商谈判是琐碎而艰难的。

最先谈下来的是时代华纳。时代华纳是纽约覆盖最强的有线运营商,与它的谈判启动最早也是历时最长,到2009年9月,BON在纽约的频道开始试播落地。

之后他们选择洛杉矶。那里,比时代华纳更为强悍的运营商是Charter cable operate,而且Charter网络覆盖很多富人区,像好莱坞那一片。“所以一定要了解全美媒体有线市场,再按你自身需求去谈。而且每一家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要求。”

频道是稀缺资源,最终运营商收入靠用户定制,一个媒体与运营商合作要给它带来更多利益和收视率。“你这个频道是否能给我增加价值,给我这盘子里多加些花色?这些是谈判时他们首要考虑的问题。”顾宜凡说,资金反倒不是美国运营商更看重的。“重要的是向他们证明BON落地需求很大,我们能够提供符合所在地区观众需求的节目。其实运营商之间竞争也蛮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