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陆亚萍:从农家女到“花布大王”

陆亚萍:从农家女到“花布大王”

2013年06月11日 22:21         [关闭窗口]   [打印本稿]

  人要有胆气,只有敢冒风险,才能激发人的进取精神。

  一位农家女从几十元钱摆摊起家,一步一个脚印,发展成横跨江浙两省的著名民营企业——亚萍集团的掌门人;她以女性独有的细腻、敏锐和坚韧,成为惊动业界的风云人物 。她就是享有“中国花布大王”美誉的陆亚萍。

  借50元摆摊起家

  1984年的某一天,一名农家女在江苏海门县城一家国营饭店门口摆摊卖布料,饭店经理以影响生意为由把她赶走,她心气颇高地回了一句“别看不起人,也许再过几年我就能把你这买下来”。

  2000年,这名昔日的农家女“衣锦还乡”,拿出近600万元买下了这家位于城市黄金地段的店铺,在原来饭店的门上挂起了“亚萍布业”的招牌,并投资3000多万元建成了服饰商城。到2004年底,她已在家乡各地投资两亿多元建起了四家大中型连锁商场。她就是陆亚萍。

  陆亚萍1955年出生在海门农村的一个贫困家庭,清苦的生活养成了她吃苦耐劳的品行。1979年高中毕业后进了乡下的一家毛巾厂,同时自学了裁缝以贴补家用。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发现商店里的男式田径短裤定价三元多还特别好卖,便向厂里的小姐妹们借了50元买了布料连夜赶制起来,第二天就到集市上去摆摊叫卖,结果卖得很快。尝到甜头的她就开始在上班之余进点零布,自己裁缝,做起了服装买卖。在走街窜巷叫卖服装的时候,陆亚萍发现市场上童装销路很好,便找了几个熟练的裁缝,在自己家里办起了童装厂。1984年,陆亚萍发现由于经济原因,相比直接买成品服装,更多人乐意买布料自己去订做衣服,看来布料生意比服装更有赚头,于是她又果断转向,到县城里摆摊贩卖布料。

  当年和陆亚萍一起摆地摊的姐妹,现在大多数仍在摆地摊做小买卖,而她却已经成为拥有多家分公司、地跨江浙两省、涉及布料、服装、商贸等方面的亚萍国际集团的董事长,身价亿元。陆亚萍在总结自己的创业经验时,告诉记者:一个人的成功应该有运气、胆气和才气三个重要因素。摆地摊为陆亚萍赚得了“第一桶金”,她认为是运气。她至今还能回忆起自己第一次赚到三万块钱时的激动,她特意把那叠十元面值的钱称了一下,是六斤六两。陆亚萍凭着自己的胆气成了海门县个人承包集体大商场的第一人。此后她开始努力向外扩张,带着多年挣下的150万元先后在南通市开起了多家服装商场和布料市场。

  一条旧裙子赚了400万

  陆亚萍没有因“小打小闹”的成功而满足,她抱定一个信念:人要有胆气,只有敢冒风险,才能激发人的进取精神。由于进货经常去浙江,她发现相比于自己当时零售一年赚几万,浙江搞批发的一年能赚上几十万,就有了南下“淘金”的念头。1995年,陆亚萍夫妇俩带着全部500万元家底,来到浙江绍兴柯桥中国轻纺城进行“二次创业”,从租门面买仓库开始,以自己的名字创立了公司,注册了品牌。

  对陆亚萍而言,“才气”就是对服装面料的敏锐眼光。通过研究花布市场,她发现花型是决定布料销量的一大关键因素,便亲自动手进行花型设计。新花型一出来往往因为其新颖畅销而成为众多布商的模仿对象,但陆亚萍设计的新花型从原来的几天一个迅速增加到一天几个,结果使得“跟风者”眼花缭乱,模仿赶不上更新的速度。到目前为止,她已经累计开发花型1.8万多个。有一次,陆亚萍出差去广州,在大街上看到一位妇女穿的裙子花型很特别,连忙追上去跟踪了好远,最后以十倍的价钱买下了那条旧裙子,以该花型为基础开发出三个新品种,短期内就卖出45万米,这一下就赚了400万元。

  短短几年,浙江柯桥这座亚洲最大的轻纺城刮起了“亚萍旋风”。陆亚萍的花型一出,立即成为市场流行色和抢手货,她的一举一动成为柯桥市场的风向标,每年开发面料新品达1000多种,年销售量连续七年超过2000万米,产品畅销国内市场,还出口美国、法国、日本、韩国等16个国家和地区,销售额突破两亿元,一跃成为中国最大轻纺城的头号布商,被誉为“中国花布大王”。回忆当初在浙创业的艰辛,陆亚萍告诉记者,因为生意火爆,当时几乎天天要夜里两点才能回家,白天大部分时间就是忙着和员工一起打包、送货,甚至夏天的衣服都没有时间洗,只能闻一闻没有臭味就继续穿。

  把下岗职工培养成老板

  善于培育市场、培育客户,是陆亚萍始终站在商界前沿、不断扩张经营的秘籍。在柯桥轻纺城,陆亚萍善待客户有口皆碑。有些下岗工人试着来进些布卖。陆亚萍再三关照她的员工:对于这样的客户,一二万元钱可能是所有的积蓄了,家里还有孩子要养,生活不容易,即使成本价也卖给他们,让他们能挣点钱。今天他可能只进一匹布,但过两三年,他可能进的就是上百匹布,不要小看他们。有一个温州的残疾人因不修边幅,到柯桥进货,其他店铺爱理不理,到了亚萍布业公司,陆亚萍先是端上茶水,而后以最公道的价格把布批发给他。这位温州人回去后把在亚萍公司受到的礼遇告诉别人,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有22个温州大客商成为亚萍布业公司的固定客户。陆亚萍在柯桥轻纺城把一批下岗职工都培养成了老板。她常说,自己的客户能赚钱了,我们的事业才会越做越大。

  陆亚萍认为,讲经商,先要讲人品、讲诚信。一次亚萍公司开发的“葡萄花”新型花布十分畅销,前来批发的30多位大客户排队等了一天一夜,才抢购到刚从布机上下来的新货。细心的陆亚萍却在留作样品的花布上发现有“跳丝”现象。面对可能造成100多万元责任损失的情况,陆亚萍思考再三,连夜打电话向客户一一说明,请客户退货。客户们非常感动,纷纷说不用退货了,他们自己把发现的次品布裁下来就行了,但陆亚萍仍坚持补足他们的损失。陆亚萍的细腻、周到,形成了“百鸟朝凤”效应,现在她在全国拥有三万多固定客户,其中大客户6000多个,他们看中的就是“亚萍”这个金字招牌。

  目前,亚萍集团形成了产、供、销的完整体系,属下有四家专门的印染厂,开始主要开展外贸业务。在浙江的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作为集团的董事长,陆亚萍又做出了一个决定,回家乡投资。当时有人劝她,“浙江的钱多好赚,好不容易打拼出来又回去干嘛?”陆亚萍对记者说:“我虽然事业在浙江,但是心还在家乡,我的生长、发展离不开家乡父老的培养,所以我要回报家乡。”

  她说,民营企业家的财富既是自己的,也是社会的。有了钱要目光远大,胸怀宽广,承担社会责任。1998年、2000年、2001年,陆亚萍先后在南京、海门、如东开了三家分公司,主要为大中型连锁商场,总投资1.5亿多元。目前亚萍集团有1000多名员工,其中90%以上曾是下岗待业人员,其中大部分是女性,当地劳动保障部门为此给了陆亚萍一个外号“编外就业指导员”。为了及时了解员工的心事,陆亚萍还推行了一种独特的交流方法,让每位员工都记商情日记,把工作中的心得体会都记上,她自己就可以利用闲暇时间来阅读和批复,以便及时了解员工情况掌握市场行情。此外,在每个亚萍集团的分公司都设有“亚萍之家”和员工免费食堂。

  和丈夫轮流当董事长

  除了事业之外,陆亚萍最满意的还有自己的家庭:“我的事业里有我先生的一半功劳。”陆亚萍的丈夫施建新,当年是华东水利学院的高才生,大学毕业后分到青岛工作成了国家机关干部。但他却看中了陆亚萍的聪明能干,对这名农家女情有独钟。结婚后为妻子的创业先是调回家乡工作,后来又放弃了公职,走到幕后协助妻子创业。对于妻子,施建新用这样一句话来评价:“她是事业上的‘真男子’,生活中的好女人。”

  谈到丈夫,陆亚萍的言语里充满着感激之情。由于生意繁忙,她经常会忘了吃饭时间,丈夫便专门买了一只手机,号码只有夫妇俩知道,每到中午12点就会准时打来电话提醒吃饭。而陆亚萍处理夫妻关系也很有办法,丈夫由于在浙江工作劳累,有睡懒觉的习惯,早上她谈生意的时候,先生还在睡梦中。客户问起,陆亚萍就说:“他一大早到苏州出差了。”夫妻俩一起出去见客户的时候,常遇有人问,你们俩谁是董事长?陆亚萍就说:“我和先生轮流当董事长。”

  一位普通农家女用五色斑斓的花布装扮着大千世界,而不懈创业也让她的人生更加美丽和精彩。陆亚萍先后当选为江苏省第十届人大代表、江苏省女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并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江苏省三八红旗手标兵、江苏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首届爱国企业家、中国百名杰出女企业家、2004中国十大经济女性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
 
来源:经济参考报